吃中药有副作用怎么办?

褚伶婧褚伶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中成药还是汤剂,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只不过表现的症状不同而已。 比如清热剂金银花、连翘等药物,服用后有的人会出现腹泻;解表剂麻黄汤,服用后可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滋补剂黄芪、熟地、当归等长期服用,有可能导致上火;化痰剂杏仁、苏子等,如果服用不当可能引起腹泻;平喘剂麻黄、桂枝等,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心功能不全的人服用等等。

但通常而言,这些副作用都是轻微的,而且多是一些胃肠道的反应,只要停药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另外,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出现的副作用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差异。

在服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可以告诉医生,让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药店自己配制的所谓“药方”,不但成分复杂,而且未经严格的处方审核,病人服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很难找到原因为何。买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当然,服用中药的时机也很重要。比如湿热体质者,通常不宜服用温补之品,如果在热天服用清热药,不仅难以取效,还有可能加重病情。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以及自身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昌漫琪昌漫琪优质答主

煎煮方法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中药饮片成份复杂,煎煮的时间和火力大小直接影响其成份的煎出度。如乌头类药物,毒性成份主要为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煎煮时间短、火力大易致中毒,煎煮1~2小时毒性成份基本被破坏,且有效成份煎出度达到理想程度。又如土鳖虫为峻药,需酒制后久煎,一般毒性较小;若未经酒制而生用且未久煎,则易致血液系统疾病。再如芒硝、大黄属大苦大寒之药,急煎后服,易致胃肠功能紊乱。

剂型选择不当引起不良反应:剂型是药物存在的方式,中药常用的内服剂型有汤剂、丸剂、胶囊剂、片剂和合剂等。临床用药时必须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能选择最佳剂型,才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和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如中药外用剂型的选择,目前有的医生将口服的泻下药大黄、芒硝用于皮肤感染湿疮的治疗,导致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其主要原因为剂型选择不当。

滥用偏方、验方、秘方引起不良反应:个别医生凭一孔之见,滥用民间流传的偏方、验方、秘方,导致患者发生中毒。如用蝎子、蜈蚣煎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出现头晕、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用马齿苋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导致脑萎缩。

误用假、劣中药引起不良反应:个别地区由于管理不善,有的中药种植和加工的过程中掺假售假,误用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还有个别医生为追求速愈、提高经济效益,采购使用伪劣中药,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如用伪劣蟾酥造成药酒出售,出现严重中毒反应;用伪劣的洋金花治疗失眠症,造成呼吸抑制,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