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孩子的快乐作业?
其实“快乐作业”并不是什么新名词,早在几年前就备受关注。“快乐作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只是相对于那些让孩子枯燥、乏味的“机械作业”而言较为开放、活泼且“私人定制”的作业。像“帮妈妈做家务并写出感受”“去一次图书馆并拍照片”“周末和爸爸一起逛超市,并记录花费”这类形式灵活丰富的“快乐作业”已屡见不鲜。
“快乐作业”从字面意思来看包含两个要素:“快乐”“作业”。关于“作业”,在专家看来,“作业”是为“教育”服务的,是完成“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有育人育才的性质,育人才要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各方面能力。”由此,他们认为“作业”是有学业知识、技能等学习内容的,不能仅为了“快乐”而忽视学习。
“既然叫‘快乐作业’,就要在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他们的实际水平,不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同时也要强调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合作性,这样才能体现‘快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