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息肉怎么治疗?
口腔息肉,医学术语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是一种良性炎症反应,好发于颊粘膜、牙龈边缘和牙槽突部。 表现为局部的粘膜颜色略呈青白色,有粗大的纹理,伴有软弱的触痛感;严重的可有张口困难、进食塞牙、咀嚼疼痛或不良习惯等,但一般不会自发性的出血或造成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病程一般为3~6个月,通过局部冲洗上药、去除病灶(如残根、不良修复体)以及保持口腔卫生等方式治疗后痊愈。 但在以下情况时需要引起注意,积极处理,预防恶化:
① 息肉体积大,覆盖范围广,影响咀嚼、发音和美观等;
② 合并感染,出现流涎、口臭等;
③ 伴有牙齿创伤性咬合(如夜磨牙)等情况,应及时纠正;
④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经医生评估后可考虑手术切除。
对于婴幼儿期患儿,由于口腔卫生控制欠佳,牙槽窝发育不全,常有食物嵌塞,不易自洁,容易孳生细菌,发生继发性感染;加上此时患儿年龄较小,配合度差,治疗难度较大,建议尽早就医,尽量在息肉体积较小,位置较好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