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过量有什么副作用?

茹楠锐茹楠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糖皮质类固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皮质、甲状腺C细胞、胰腺的β细胞产生。根据其分子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及去氧皮质酮等)、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及地塞米松等)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 其中,对糖皮质激素的研究最为透彻,因为其在机体代谢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而其它的两类激素,除了具有糖皮质激素的部分作用外,还有更为特殊的生理功能。

1.对抗炎症介质作用,抑制炎症反应;

2.调节糖和脂肪的代谢;

3.水钠潴留,增强肾小球滤过率而导致水肿;

4.免疫调节作用[5]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激素都有其适应证以及禁忌症,只有在正确的诊断下,给予适当剂量,疗程合理的用药才能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6]。

目前临床所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为两大类:即卤胺类(如氟轻松、氯氟舒松等)和甾体类(如泼尼松、甲强龙等)。这两类药物均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同时也有免疫抑制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类激素,长期使用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毒性作用。 对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认识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按激素本身的功能划分,主要包括:

(1)糖代谢紊乱:长期使用激素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2)血脂异常:激素可通过增加肝酶活性导致甘油三脂释放,引起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增高。

(3)肌肉损伤:长期应用激素可使骨骼肌质量下降,蛋白质分解加速,出现全身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紊乱乃至闭经。

(4)感染:激素可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刺激组织细胞增生,造成肿瘤复发或转移,并且可加重细菌感染症状,产生脓肿。

二按激素的使用方法区分,主要包括:

(1)向心性肥胖、体形改变: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时,可出现向心性肥胖,心肝脾肺肾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失眠,抑郁症等病症。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长期静脉滴注较大剂量的激素,可能造成股骨头缺血而发生骨质疏松,软骨变性,从而导致骨痛,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关节强直,甚至残废。

(3)儿童生长抑制:尤其对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长期应用激素会明显抑制骨骼的生长,引起矮小症,还会影响智力发育,造成记忆力减退。

(4)皮肤并发症:长期应用激素会出现痤疮、酒渣鼻样改变,也可出现紫癜、溃疡、坏死。

扈晓扈晓优质答主

肌体在激素代谢方面,存在着复杂的平衡关系,外源性(自肌体以外进入的)激素大量进入肌体,必然打破这种平衡关系,导致机体内源性激素分泌减少。例如,一个中等以上体重为75公斤,注射适量雄性激素,相当于正常人内分泌140公斤男子的雄性激素。经常用药,在男性可引起睾丸萎缩和阳萎,女性停经。停药后,由于机体内激素分泌系统长时间受抑制,不能立即恢复分泌功能,这段时间内,人体可能进入虚弱状态,出现疲乏、关节痛和体重减轻,甚至头发脱落等症状。

由于人为地长时间供给机体内过量的激素,使中枢神经的紧张性发生变化,可出现失眠、抑郁、易激动和过度兴奋冲动等神经过敏现象。特别是激动性和兴奋冲动的增加,与体内的性激素增加相配合,会使一些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变坏、蛮横无忌,常表现为肇事、打架、犯罪等。

外源性激素到达靶器官(肌肉等),与该器官的细胞结合,除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质外,其余部分发生生物氧化分解。这样,必然使肌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加强,代谢率提高,而过量的蛋白质要从大量尿中排出,造成肌体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可导致酸碱代谢失调。

由于肌体代谢率提高,蛋白质合成增加,使骨骼生长加速,特别是下肢的长度,在成年以后仍有生长,导致身高超过同年龄者,造成所谓的巨人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