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煮久了有没有副作用?
题主说的是食用鸡蛋的注意事项吧,其实除了个别对蛋白过敏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吃鸡蛋是没有问题的。但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哦~ 【1】生吃可能不卫生: 通常我们煮鸡蛋都是水煮鸡蛋,这样能最大程度保持鸡蛋的营养成分,也能杀灭鸡蛋表面的细菌(尤其是沙门氏菌),避免食用生鸡蛋造成腹泻、食物中毒等肠胃道疾病。 但是!如果真要生吃鸡蛋,也要注意方法,比如可以蘸着酱油、芥末吃,这样可以抑制细菌,但是千万不能直接蘸着蒜末吃,因为蒜素有杀菌作用,但是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弱,可能会因此引起胃肠道反应。
另外生吃鸡蛋也不宜过多,最好一天不超过2个。 【2】空腹不宜吃鸡蛋: 因为空腹时胃肠蠕动会加快,这个时候如果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就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消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空腹不能吃鸡蛋,而是在空腹状态下不要吃太多的鸡蛋,一两天吃个一碗二碗的没有关系。
【3】不要贪吃隔夜蛋: 现在大部分人生活条件好了,家里都会准备一些剩饭剩菜,毕竟吃不完倒掉太浪费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饭菜是不适合隔夜吃的,比如绿叶蔬菜、凉拌菜等等,而如果煮了鸡蛋没吃完,也不要贪吃隔夜蛋啦~ 因为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蛋白质会逐渐变性,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增加,即使再加热也很难熟透,吃了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来说,煮鸡蛋只需要十分钟左右,这样煮出来的鸡蛋,不仅营养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且蛋清已经凝固,蛋黄还未完全凝固,吃起来鲜香嫩滑。
但有些人喜欢吃蛋黄完全凝固的鸡蛋,便将鸡蛋煮了十五、二十分钟,鸡蛋煮久了不仅口感变差,营养流失,而且会产生硫化氢,易导致胃肠不适。
其实煮鸡蛋的时间在10-15分钟内,时间长一点问题不大,如果超过了15分钟,就不建议吃了。
鸡蛋在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如果继续长时间加热,蛋黄部分的铁硫蛋白会与硫反应,生成性质不稳定的硫化铁。
硫化铁在胃酸的作用下,又会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为易挥发的有毒气体,一部分可从胃中排出,另一部分则被吸收进入血液。
血液中一旦含有硫化氢,便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导致机体缺氧,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严重者可因脑、心等重要器官缺氧而危及生命。
当然,日常生活中极少有人会将鸡蛋煮得时间过长,因此,上述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若将鸡蛋煮得时间过长,鸡蛋在锅内“闷泡”时间较长的话,也会有少量硫化氢产生。
部分硫化氢由胃肠道排出,但仍有部分硫化氢被吸收,导致部分人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