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多怎么回事啊?
每天宝宝排便对于妈妈来说是一大幸事,说明肠胃通畅,消化吸收好。但有时候小宝宝却连续几天不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让宝宝尽快排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些让人很“纠结”的问题。
一周内大便减少且无其他不适
通常来讲,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每日4-6次,甚至达7-8次之多。而随着宝宝逐渐添加辅食,3个月后每日大便次数逐渐减少,直至成人化排便次数。正常配方奶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一般每日2-5次大便,宝宝如果连续两三天不解大便,且无腹胀、呕吐、食欲差等症状,这说明宝宝可能在攒肚,妈妈不用太过担心。
攒肚是2个月左右的宝宝的一种正常表现,一方面宝宝在生长上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胃肠功能较强,大便比较少,而且大便比较干,有的宝宝肠蠕动能力弱,即使吃不少,但是排便次数比较多;另一方面宝宝在长身体有一个变速过程,有的宝宝在某一段时间吃得多,长体重、身长也比较快,因此不太有精力排便,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攒肚期间妈妈怎么做
妈妈要适当给宝宝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用掌根顺时针按摩,每天1-2次,每次5分钟左右;如果按摩后宝宝仍不解大便,可将宝宝仰卧在床上,家长两手轻轻提起宝宝的两腿,前后轻轻摇晃,帮助宝宝排便。
宝宝大便干结或有血
如果宝宝大便有血,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肛裂。大便干结是导致肛裂的一个常见原因,宝宝肛裂后每次大便都会疼痛,出现排便困难,而且排便后大便擦到伤口会导致出血,鲜血一般呈条丝状或滴落状。这种情况需适当增加宝宝水的摄入量,妈妈要多给宝宝按摩腹部,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
如果宝宝大便时总不干净,每次放屁都能蹭到大便,而且大便很干,也可能是患了便秘和肠系膜裂等疾病,妈妈应该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