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心丸有什么副作用?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次记载了乌头类药物及附子毒性导致的唇舌中毒、心烦易怒、头痛面红、身体麻木等不良反应; 唐代《药性本草》载有“若服乌头,须分昼夜,量多少,不可连服,恐伤胃气……” 金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第一次以方剂的形式出现含有乌头的药品——回阳饮(主要成分附子),并指出了其用量不宜过大,且服药期间应进食姜汤,以缓解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这几乎是现代中药毒理学研究的最早记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乌头和附子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并且提出了“热症用乌头,冷症反禁用”的辨证用药原则,这一原则为后世所遵循;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录了不少前人关于药物毒性的经验,如“凡乌头、附子、天雄三品,能驱风寒湿邪,壮肾阳,疗痿痹……惟善走而不守,邪去则正虚,故服之多汗,汗出则寒气散,阳气愈旺,病自消亡……”同时期,吴仪洛撰写的《本草逢原》中也提到了乌头、附子“性燥升腾”的副作用,并且指出久服多汗之弊。
综上可见,古人对于有毒药物的炮制工艺、配伍用药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些经验成果不仅为后世所遵循,也对现代中药毒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现代医学对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二者相互补充。
临床上,医务人员会通过一定的给药途径,将药物投放到体内,再通过观察、检测、分析,得出可能的毒性反应类型,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危害发生。 而对于一些难以通过人体试验验证的药物毒性,可以通过动物试验来间接推演。 研究人员经常选用小鼠和大鼠作为毒性研究的实验动物,由于两种动物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的人类对应物非常相似,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确切找出与中毒症状相关的病理变化,继而明确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通常先给小鼠注射药物,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一般为1~4周)的动物存活情况确定药物的中毒剂量,然后测定相应的时间点上动物的血液指标、器官重量以及组织学形态学的改变来明确毒性反应的特征。 除上述直接检验法外,还有间接检验法,包括遗传毒性检查、代谢活化检查、酶指标监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