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滕玉艳滕玉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认为,麦冬性味甘平,归心、肺、胃经,主要的功效就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历代古书对麦冬的平补作用均有记载。 1.《别录》中提到,麦冬主心肺邪气,风热壅盛。

2.张元素在《珍珠囊》中补充,麦冬清肺润燥,滋肾水,养心肝。

3.李东垣在《用药法则》中强调,麦冬治上焦风热,咽喉痛。

4.《本草纲目》中说,麦冬清热止渴,利水消肿。

5.《本草正》中记载,麦冬能开腠理,解外感发热。

6.《药品化义》中指出,麦冬润肺清热,滋养肝血。可见,中医历来认为,麦冬是一种性味平和、功能众多的补益中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麦冬含有多种多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因此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抗突变、免疫调节等众多作用。

具体表现为:

①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③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④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⑤增强免疫功能,特别是体液免疫功能;

⑥抑制T细胞亚群,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⑦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B细胞等。

目前,临床上主要将麦冬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使用,主要用于阴虚火旺患者的治疗。

对于热病伤阴、心烦不眠的患者,可用麦冬搭配酸枣仁、茯苓一起煮水喝;对于干咳患者,可单用麦冬或配川贝母、杏仁熬汤服用;而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出现胃阴虚症候者,则可以用麦冬配合沙参、玉竹、石斛等药物同煎服。

宾雪弦宾雪弦优质答主

养阴生津。治热病伤阴,津枯便结,消渴之症。麦冬养阴生津之力超过玄参、玉竹,可为首选。可以单用煎服。若大便秘结,可配玄参、大黄、生地;若治消渴,可配人参、五味子、生地。

润肺止咳。治燥热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干口燥之症。本品能润肺清心,清降上逆之火,可为首选。常配沙参、贝母等同用。

清心除烦,配远志、五味子治失眠。

1、《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心莲子饮:清心火,补心阴,安心神。主治心经有热,或因妄动欲火,耗伤心阴而致惊悸不宁、怔忡无寐者。朱莲子肉20克,去心细捣,人参15克,粳米30克,水5碗,煮熟,调入生杭芍细末60克,再滚二三开即取服之。热甚者,加生地30克。不寐甚者,加生赭石细末18克。瘀血甚者,加三棱细末9克,莪术细末9克。

2、《景岳全书》麦冬汤:清养肺胃。主治肺胃阴伤,虚火上炎所致的喘咳痰少、咽干口渴、神疲乏力等症。麦冬汤即生脉散合二冬汤加减而成。冬桑叶、冬麻仁、冬麦斛各12克,知母、川贝、玉竹、枇杷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日。久嗽不止、咯血者,可酌加藕汁、百合汁、生地汁服用。

3、《景岳全书》四逆汤: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甚所致的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呕吐不渴、神疲欲寐、脉微欲绝等症。附子30~60克,干姜9~15克,炙甘草9~12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吐逆腹痛甚者,加肉桂15克,吴茱萸9克。若暴病手足厥逆,无腹痛、下利、呕吐而渴,服本方重剂仍不效者,为阴盛格阳之征,可改服茯苓四逆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