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分4大类,分别是对氯肾上腺上腺素能受体(AR)有阻断作用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拮抗剂。除了第四类药物还没有上市外,其余三类都在临床长期使用。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取决于作用机理,而其作用机理不同,产生的副反应也有差异;而且是否产生副反应以及出现的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中,以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常见副作用如下: 1. 影响胃肠道功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2. 抑制心脏收缩力,导致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对心力衰竭的患者服用此类药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3. 减少肾血流量,抑制肾功能,长期应用可能有肾脏毒性。
4. 其他:肥胖者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有可能造成体重持续增加。少数患者服药后可出现颜面潮红、头痛、头晕、疲倦、失眠等不适。
虽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很少引起明显的急性不良反应,但两者都有可能会引起轻微的咳嗽,这是由于药物诱发了肺部的粘液分泌所致,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使用哪种降压药,通常都要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7~10天)才能起效,所以在开始用药的1个月内,甚至可能长达三个月内,血压可能仍然偏高,这一点容易被忽视而误认为药物无效,实际上此时药物已经在发挥降血压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