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镇痛 药理试验显示,0.5%的独活浸膏0.2毫升/千克体重,腹腔注射,对电刺激所致的大鼠坐骨神经冲动的释放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效果约为杜冷丁的1/3,说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阻断疼痛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独活还具有明显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可用于癌症患者的镇痛。
2、抗病原微生物 (1)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强,为杀菌剂。 (2)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对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对疱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也可抑制,对艾滋病毒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还有报道指出,独活还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结核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独活水提物能显著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使胸腺重量增加,血清溶血素含量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上升。
4、其他功能 除上述作用外,独活尚有镇静催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氧化及修复心肌细胞等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独活含有的香豆素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该类化合物对血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能够显著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独活功效与作用是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茛的根。主产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秋末或早春采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盐水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肾、肝经。
【功效】祛风寒湿邪,止痹痛。
【应用】独活辛散苦燥温行,善祛风、胜湿、散寒而止痛,并兼入肝、肾经,主入下半身。用治风寒湿痹,行痹,著痹,下半身,重用独活为佳。配桑寄生、川牛膝治腰痛、腿软无力等。因独活上行头,下行足臂,能祛足少阴、太阳、厥阴等经风寒湿邪而奏止痛之功。若风寒湿邪,客于头部,头痛,齿龈疼痛,皆可用之。此外,《本经》谓独活治大风,后世用之治风寒夹湿表证,均可酌用。
1、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属下身者尤为多用,常配羌活,辅以桑寄生、杜仲、川牛膝。
2、用于风寒夹湿表证,是祛风散寒除湿药中常用品。常配羌活、苍术等。
3、用治头痛、齿痛,亦是风药中常用品。可随证配伍。
发表发散作用比羌活为弱。祛风止痛,能上行头目,下行足膝,尤善治下半身风寒湿痹。
【剂页用量】3~10g。
同名异物:
《本经》记载独活功能治“诸寒冷湿痹,四肢拘挛”。然历来本草多谓独活辛散苦燥湿热之性较强,不宜用于阴虚血热者,且孕妇忌用。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草、神草、鼠尾萍、杜故、独侯、独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