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孩子口吃的药?
口吃,又称结巴,是指由于神经、心理因素等引起的说话不流畅,临床可见语音停顿、重复、中断、拖长等。它与器质性发声器官的病变无关,其确切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有关,常伴有挤眼、跺脚等辅助性动作。发病率为1%-4%,男孩多见,一般起病于5-6岁,大部分患儿于青春期后可获痊愈。
口吃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患者应多说多练,树立改掉口吃的信心,保持愉快的情绪,主动矫正,多加自我训练,方法可参考下文。必要时可就诊医学心理科以及言语治疗科,请医生进行治疗。对于继发性口吃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具体训练方法
1、腹式呼吸训练:使胸腔扩张,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推动膈肌,尽量使呼气均匀舒缓,减少发声器官的疲劳,使声带获得较好的协调性。
2、放松训练:可以坐,也可以躺,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使全身尽量放松,以减轻心理紧张度。
3、调整语速:训练时,将要表达的句子分成几个部分,做停顿后缓慢地说出来。
4、强化发音训练:开始时采用比正常速度慢的语速,以后逐渐加快,但要注意发声质量,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