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得懂大人说话吗?
在婴儿2-6个月时,他们对听熟悉的声音反应会更加强烈,比如对于经常接触的爸爸妈妈说话的声音,会表现得非常兴奋。在6-10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对于经常接触的词会有反应,比如对着“再见”挥手,听到了“灯灯”会看向灯。而到了10-1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就开始说单词了。
不过,学说话之前,其实宝宝已经知道了一些词或句子的意思。举个例子来说,在会说“狗”这个字之前,他们就知道当爸爸妈妈说出“狗”字之后,会看到什么样类型的动物,即便这种理解能力还不一定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更厉害的是,他们不仅仅能理解熟悉环境中的“狗”这个词,即使带到一个新环境,“狗”字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有意义的。
那宝宝是怎么理解这些词的呢?其实,在听到一个新词之后,宝宝会花上很多精力去理解这个东西,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能够迅速地将刚刚听到的词进行编码以帮助自己去理解这个词和这个词背后代表的东西。比如,如果一个宝宝听到“baba”这个词,但是没看到任何东西,他们只会对这个词进行基本的编码;如果宝宝看到了一个球,并且同时听到了“baba”这个词,这个时候的编码会更加深入,他也许会将“baba”这个词和球的颜色、形状联系在一起。而如果看到的是一边在叫“baba”,一边在动的小狗,那编码的信息又会不一样。
但其实,只有当宝宝听到的词和新东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对这个词进行非常深入的编码。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有词,有物),如果宝宝每次听到“baba”这个词的时候,都有机会看到球,那这个词和编码信息之间的联系会非常紧密,也就是说,宝宝会知道“baba”就是指眼前的这个球。这个时候,再次听到“baba”的时候,即便没有球在身边,宝宝依旧能够很快地将这个词和上次见到的那个球联系在一起,并且能够去指出或找到这个词(球)。
然而,如果每次说这个词时候出现的东西都不一样,那么这个词和编码信息之间的紧密程度就比较低。比如前面说的第三种情况,当每次说“baba”的时候出现的东西都不一样,有小狗、有鸭子,没有机会建立很强的词和词背后意思的绑定关系,那么,即便在新环境中再次听到这个词,宝宝也不会想到之前可能听到这个词时候出现过的东西。
所以,要想让宝宝学会说话,不仅仅是多和他们说话,还需要将语言和实物紧密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