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是怎么形成的?

晋芸可晋芸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刻板重复动作行为和言语为特征。 2019年10月,中国残联等12个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康复服务工作的通知》,首次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孤独症儿童公共服务网络,推动形成多元化社会参与机制。 这代表着自闭症被广泛认可,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和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加强。

那么什么是自闭症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定义,自闭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发育障碍,好发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自闭症的病因迄今未明。目前研究发现的可能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感染、免疫、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药物以及环境毒物等等。 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分析技术方法的更新,新的致病基因及其相关通路也在不断被发现。

例如,目前在自闭症中较常被研究的遗传致病基因有MECP2、CHD8、NTN1、RELN、SCN1A 和GABRB3等;而新近研究发现的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还包括STXBP1、TTC37B、TSEN54、CDK5RAP2、SLC6A15、CUL4B、CCDC102和UCHL1等。这些基因的不同突变类型可能在不同的种族或人群中与自闭症的发病相关联。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母亲孕期并发症如早产、低体积出生、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宫内缺氧缺血以及分娩时产伤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生有关;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表明男性相对更易患该病,且病变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而在中国人群研究中则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患儿父母双方均属于亚临床型高功能自闭症(HFA),表明父母遗传风险及胚胎期不良刺激都可能增加儿童患自闭症的风险[1-3]。

目前认为,自闭症的发生可能是由遗传易感性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在我国,虽然对精神类疾病的相关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但是国家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陆续出台文件对防治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作为大众,我们应当正确看待这一类群体,不歧视、不排斥,给予他们理解和关怀。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尽管目前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我们对这个疾病的发生原因、病理生理过程及诊断标准方面都还存在诸多未知之处,现有的干预方法也尚不能彻底治愈该病。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控制孕期疾病等都是防止自闭症发生的有效策略。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成效,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以下症状: ① 语言问题:比如吐字不清、语序颠倒、重复问话; ② 社交问题:害怕生人、不理人、没眼神、不互动; ③ 行为问题:挑食、嗜睡、哭闹、烦躁; ④ 其他问题:过敏、哮喘、抽动、多动。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问题,要及时去专业医院评估检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