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针有哪些副作用?

袁涌钏袁涌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首先,要了解这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谈其副作用。 凝血针(即重组凝血因子Ⅸ)是代替人体缺少的凝血因子而设计的制剂,通过直接给人体补充缺失的凝血因子,起到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从而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环节就是在凝血过程中,在“促凝”这一步起作用,使血液从稀薄的液体变成较浓的凝固体。 抗凝血剂作用于凝血过程的“阻凝”阶段,如肝素、阿司匹林等,通常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预防心脏脑梗死或手术中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凝血因子抑制剂可以抑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的活性,达到同样的效果,一般用于已形成的血栓,如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使用凝血针的副作用主要与体内凝血过程被提前激活有关。 比较轻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血肿、皮下瘀斑或粘膜出血,这些与注射技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伤口渗血或者瘀血、乏力、晕厥甚至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比如手术中突然大出血,或者产妇分娩时突然大出血。

如果患者使用抗凝血剂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腹泻,或者出现轻度皮肤瘙痒、荨麻疹,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该类药物期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给予患者可能诱发同一种药理作用的药物,如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注射、降压药物加量等,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低血糖、高血压未控制等症状。

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牟鸿巍牟鸿巍优质答主

有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不能用凝血针,肝肾功能不全者、60岁以上老年患者、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凝血针。此外,由于凝血针能收缩血管,因此,有高血压者用凝血针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如果血压明显升高者应停用凝血针。对于儿童也不建议用凝血针来治疗,因为其安全性尚未确定。

有资料显示,个别患者用凝血针后有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也有用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报道,但都比较少见,通常停药后能逐渐恢复。总之,凝血针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