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有什么作用?
1、药用价值 我国药典记载,鲎肉和壳均能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用于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肢体麻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日本用鲎血治疗癌症,美国用鲎血防治肝炎。近年来,我国医学界也发现鲎血中含有抗肿瘤、抗感染物质,对白细胞减少症也有疗效。
2、观赏价值 海边滩涂区是鲎的自然栖息地。在这里,它们或群居或独居。每当黄昏降临,它们便纷纷爬至海边开始它们的“夜间生活”。这时,你可以仔细观察它们的言行。 它们的四肢可以像船桨一样灵活摆动,使身体迅速向前移动,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捕捉。不过,你大可不必担心它会窜入水中。因为,只要你的双脚不踏入水中,它是不会逃跑的(当然,如果你潜入水中并游到它面前,那是另当别论)。
3、经济价值 在海洋渔业生产中,鲎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主要食用其内脏及其肌肉。目前,我国海洋捕捞的水产品年产量已达600万吨以上,其中约有5%属于名贵海产品,而鲎属名贵海鱼之列。除了鲜食以外,还可制成罐头食品及咸干海产品出售。
1、中药
该物种为中国动物药用资源之一,其体、内核均可入药,有消肿、止血、敛疮等功能。始载于《嘉祐本草》。
2、海洋监测
由于变形细胞质膜上具有与细菌内毒素(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极其敏感而特异的结合的受体,该受体实际上是带有磷脂酶B活性的受体蛋白。当有微量细菌内毒素存在时,变形细胞质膜上的磷脂酶B便活化,产生第二信使——磷脂酸,后者可强烈促进原变形细胞胞质固缩、伸长、变形,并与相邻的原变形细胞融合,30 分钟左右形成星状变形细胞集落,产生凝固。因此可以利用鲎血细胞的变形反应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内毒素是监控输液器械、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进入人体血流之后的重要致热原。该方法灵敏度高,比家兔法灵敏100余倍,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已为国内外法定检测方法。
3、人类疾病研究
当人类遇到病原体时,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称为吞噬细胞)在抗菌肽(AMP)的帮助下,会把入侵的病原体包围,并产生一些抗菌成分,破坏其细胞膜,从而杀死病原体。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吞噬作用。但是,关于抗菌肽究竟如何帮助吞噬细胞对抗病原体、破坏病原体细胞膜的分子机理一直以来并不清楚。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汪帼英团队与香港大学教授王迪华团队等合作,通过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人类抗菌肽PR-39能够靶向识别细菌细胞膜上的磷脂酰甘油(PG),引起细菌细胞膜弯曲,破坏细胞膜稳定性,从而促进吞噬作用的发生。有趣的是,当科研人员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分子进化分析时发现,在海洋生物鲎的抗菌肽Tachybacin A中也进化保守地存在着类似的分子识别模式,即Tachybacin A通过其C端靶向识别细菌细胞膜,降低细胞膜的弯曲自由能,从而达到抗菌作用。
综上所述,科研人员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抗菌肽在吞噬作用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为相关人类疾病及海洋生物抗菌肽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