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酊什么作用?

却皓远却皓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碘酊(Iodine tincture),即碘的醇溶液(Iodoform alcohol solution),由碘、碘化钾和酒精配制而成。临床上常用的制剂为浓度为2%的碘酊,由于碘酊中含有一定的酒精成分,故起效快但不持久,长期使用可产生局部色素沉着,而高浓度的碘酊对皮肤腐蚀性强且可引起水泡,严重者可引起感染。现已少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碘伏,因其杀菌力强且对人体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 【药理作用】 1.直接杀灭细菌 碘是一种卤族元素,其本身具有灭杀微生物的作用。有实验表明,0.5%~1%的碘液滴入眼睛内,能有效消灭结膜囊内的病原菌;将5毫升的碘液滴于棉球上放于龋齿洞内,可使龋齿中细菌被杀灭85%以上。但该药物不能杀灭厌氧菌,对于此类细菌引起的感染,疗效欠佳。

2.干扰细菌代谢 碘能够阻断细菌体内蛋白质及DNA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繁殖。碘还可以通过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升高细胞的渗透压,增加病菌的内毒性,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3.促使病原菌产生突变 长期应用碘剂可促使敏感菌株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对病原体的作用下降。

碘伏作为碘剂的新型载体,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碘剂易挥发、变色、腐蚀性强的缺点,同时由于其穿透性较强,故可以用于皮肤、伤口等部位的消毒。但是需注意,不同颜色的碘伏所针对的病原菌种类有所区别,使用时切勿混用。

印戴钧印戴钧优质答主

常规的外用消毒剂,主要用于手术部位、注射部位以及使用皮肤粘膜、脐部皮肤、烂疮等的消毒,外用涂抹患处2-3次/日,孕妇及碘过敏者禁用。。医生常用碘酊来消毒,而不会用来杀菌。因为其强烈的腐蚀性,对于刚刚损伤的、新鲜的创面,包括II度烧伤的水疱表皮,不推荐使用碘酊。因为,碘酊有可能通过破坏正在生长的细胞而影响伤口的生长愈合。我们常听到大人们说“消炎”而没有“杀菌”,这就是原因。

一般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2%碘酒消毒皮肤,待干后再用75%酒精脱碘。用棉签擦拭涂药,让患处充分吸收。一般一日2至3次即可。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已经破损或感染的水痘,不要用碘酊消毒。因为碘酊刺激性很大,会加重红肿,还有可能形成瘢痕。同时,不要将残羹滴于衣物上,染色难洗干净。一定要将此药置于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

碘酊是碘与碘化钾溶解于乙醇的溶液。因与乙醇或水作用后能释放游离的碘,故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剂。杀菌谱广,遇水后易被还原为碘离子,杀菌力降低。具有强刺激性。易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通常仅用于体表消毒,不能用在破了的创口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