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颜色代表什么作用?
如果只用一句话说明拔罐治疗的意义,那就是“祛除邪气、补益正气”。 这里所谓的“邪”与“正”,并非西医之概念,而是中医理论中独有的观念。 “邪”者,非指外伤、外感等因外界因素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的病因,而是特指“风、寒、暑、湿、燥、火、气”这七种被《黄帝内经》赋予特殊属性的致病因素。 而“正”则是指“精、气、神”“五脏六腑之气”和“血脉充盈”,即现代医学所谓“营养状态”。 那么,“祛除邪气、补益正气”的意义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虚劳症状。
关于“祛邪”与“补虚”在拔罐法中的具体应用,可参考我以往的文章(详见我的主页)。 今天主要想说的是通过拔罐颜色的不同,来判断机体状况,以及判断疾病转归情况。 在《黄帝内经》中,对于各种颜色出现的机理已有详细的描述。
如“阳气盛,五色浮泛而明,阴气盛,五色晦暗而不露”(《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又如“肝色青而属木,心色赤而属火,脾色黄而属土,肺色白而属金,肾色黑而属水……肝阳虚则色青而乏光,阳虚水泛则为色灰。心火旺则色赤而亮,脾气实则色黄而明。肺阴虚则色白而少华,气虚则色白而不莹。肾阳虚则色黑而晦……肾阴虚则色黑而干。阴阳平等则五色具备而鲜明。”(《黄帝内经·灵枢经·五色》)
基于上述典籍中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人体机能正常,气血充盈,阴阳平和,则面色呈现为润泽而有光泽;若机体出现“虚劳”或“邪气阻塞经络脏腑”等病变,则会出现各种颜面色泽上的改变。
我们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色泽的变化,再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患者的机体状况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观察肤色还可以对病情做出动态观察。 如患者病程中,若出现新出的色斑,而且颜色逐渐加深,则提示病势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反之,若患者在治疗后,色斑消退,则提示病情趋于好转。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利用色彩判断病情,需要对色彩学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诊断,切不可单方面凭据色彩判断而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