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的作用是什么?

尤木森尤木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氟是生命必需元素,通过代谢过程进入机体各组织、器官。目前认为,氟具有抗氧化作用、调节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离子转运功能及参与氨基酸代谢等生理功能,进而起到维护骨骼与牙齿健康、预防龋齿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等作用。

1. 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氟可通过清除体内的超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发挥抗氧化作用;氟还具有抗脂质过氧化酶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3]。

2. 促进钙质吸收利用 人体骨骼主要由钙盐晶体构成,其中羟基磷灰石(HA)是最常见的晶型,它是由Ca2+ 和P043- 以氢键相连形成的,存在两种形态的Ca 2+ :一种为离子状态的Ca2+ ,与一个负电荷的磷酸根相连接;另一种为分子状态的Ca2+ ,与两个负电荷的磷酸根相连接。这两种不同的钙状态,对维持骨骼的正常功能和结构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证明,氟主要通过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来增强骨的矿物化作用。当机体摄入足够的氟后,钙、磷的吸收利用率明显升高,骨矿化程度明显增强;若限制氟的摄入,则钙、磷的生物利用率和骨矿化水平均明显下降[5][6]。

除了与骨骼的代谢有关外,近年来还发现氟可能与牙齿釉质的结构密切相关。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钙、磷最初以结合形式存在于未成熟的矿化组织中,随后被硬化剂激活,然后通过羟磷灰石沉积于牙本质表面并聚合形成结晶结构,从而起到强化牙本质的作用。这个过程首先需要钙、磷离子的移动,即其必须由液相进入固相,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可能需要氟的参与。有证据表明,氟还可能直接参与牙本质的结晶过程。体内实验表明,当饲喂不含氟的食物时,大鼠的牙本质形成能力显著下降;给大鼠静脉注射氟化钠后可增加牙本质的形成量,并且这种增加的程度与注射的时间长短相关[7]

3. 其他生物学作用 目前认为,氟还有其他一些生物学作用,包括: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细胞渗出、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这些可能也与氟的预防龋病和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功效有关。

宋严召宋严召优质答主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几乎无生理功能,但在人体外有非常重要的促进钙化和抗酸的能力。食物中的磷在氟的参与下能转化成结构磷脂,而抗酸物质在氟的参与下能抵抗有机酸对牙齿的腐蚀,在防治龋齿方面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人体缺氟可引起牙齿发育不良,釉质失去光泽,易于折断,易发生龋齿;骨骼易发生氟斑牙、腰腿痛等损害。食物中的氟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人体内的氟主要集中在骨骼、牙齿中,其余以离子状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

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氟化物,90%以上能被肠道吸收,并很快分布到全身,1~3周后体内摄入的氟99%以上以原形经肾脏重新排出体外,其中由肾排泄占70%~80%,由大便排出占20%~30%,少量由汗、唾液、乳汁和月经排出。我国成年男性每日需氟量为4.5~6.4毫克,女性为3.5~5.4毫克。人体对氟的耐受能力较强,摄入比需要量稍多一点的氟,通常并无特殊症状,但摄入过量的氟则可引起急性、慢性氟中毒。急性氟中毒多因误服或误中毒,常在15分钟内即发病,也有在1小时后发病者。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多汗、脉搏迟缓,血红蛋白明显降低,严重者可因脑和循环中枢的麻痹而死亡。

目前在一些地方流行的饮茶型氟中毒和水源型氟中毒,都属于慢性氟中毒,患病的主要症状是牙齿和骨骼发生损害。治疗缺氟或防治氟缺乏病,除增加含氟高的食物供应外,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在低氟区饮水或食物中加以调整,使之达到适宜摄氟量。目前预防氟中毒的主要措施是改水、改灶,即开采深层低氟地下水饮用,或采取过滤除氟措施改变水源,以及在含氟高的地区改变以燃煤(含氟高)为炊事燃料的不良习惯,而采取用砖在厨房内建烟道进行排烟,即可使厨房内和主屋氟含量大大降低,使空气中和食物中氟含量明显减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