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溥雅华溥雅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功效与作用

1、补气升阳,常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咳嗽

2、托毒生肌,可以治疗气虚引起的痈疽不溃或者是久溃不敛

3、利水消肿,可用于脾气虚导致的水肿,以及脾虚导致的肥胖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微量元素、多糖类物质和多种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对机体功能存在着比较广泛的影响。 如能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抗应激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防癌变,保肝利胆等等。

食用方法

1、泡水 黄芪可直接用开水冲泡当茶饮,也可与枸杞、菊花、大枣等一起泡茶喝。

2、炖汤 将黄芪与排骨、鸡肉等一起炖煮熬成汤,可补气补虚。

3、入菜 将黄芪切成薄片,直接放入锅中炒熟食用,或者将切好的黄芪炖汤时加入适量,皆可起到食疗保健的效果。

4、打粉 打成粉末状的黄芪,服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直接冲服,或是放入粥中、汤里一起吃。不过要注意的是,打粉的黄芪容易变质,最好一次别买太多,现吃现打。 除了以上几种实用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下药膳。简单易学,制作也方便。比如: 【山药鸡汤】材料:鸡爪60克,淮山50克,黄芪50克,当归头5克,党参5克,生姜2~3片。

【胡萝卜土豆汤】材料:羊肉750克,胡萝卜1000克,土豆500克,生姜2~3片。

汪晓晓汪晓晓优质答主

黄芪其味甘、性微温,可入肺、脾二经,中医认为其功善于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敛疮排脓,同时还有利尿、消肿之功。临床上,黄芪可用于治疗乏力、四肢酸沉、中度以上水肿、气虚血瘀导致的慢性心衰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糖类、酶类、有机酸、生物碱、皂苷等多种成分,有抗病毒、抗疲劳、抗细菌、利尿、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

生黄芪性偏凉,能补气行滞、行血利水、祛痰止汗,宜用于气虚水肿、腹胀便溏;炙黄芪补性较强,温润而善补中益气、固表耐劳,宜用于中气不足、内脏下垂、崩漏便血。总之,生黄芪偏走,每与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药配合,用于治疗血瘀难消之证,如生黄芪配当归,用于产后体虚、乳汁少,偏血瘀者,有补气通乳、活血消肿(痈肿)的作用。炙黄芪偏守,多与人参、白术、附子等配伍,用于治疗元气大亏、脱肛、子宫脱垂等中气不足之证,如生黄芪配当归,适用于产后体虚、乳汁少,偏气虚者,有补血通乳、活血消肿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