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拉肚子怎么办?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是1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疾病。6个月~2岁婴儿发病率高,6个月以下婴儿多由母源性腹泻感染所致,6个月以上儿童多由于接触传染或食物过敏引起。 临床表现: 起病可缓可急,多为自限性,病程3~7天;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约50%。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在夏季也可发生。 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咳嗽、流鼻涕等。随后出现腹泻、呕吐,轻者每天腹泻3次左右,重者每日达10余次。粪便呈水样、蛋花样或者粘液样,含有少量血液。呕吐频繁时,可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干舌燥、头晕、眼凹、皮肤弹性差、囟门凹陷、哭时有泪眼,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病情恶化,表现为烦躁不安、昏睡、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治疗及时得当,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防治措施: (一)一般处理 患儿应及时补液,纠正脱水,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呕吐严重者,暂禁食1~2餐,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饮食。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利于消化。同时积极寻找腹泻的病因,去除致病因素。
(二)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可使用肠蠕动抑制药和微生态制剂,减少肠道蠕动,抑制腹泻。常用的有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苯海拉明、多潘立酮等。 对病原菌的诊断有价值的检查有粪便常规、粪便培养以及血清抗体检测。治疗前的粪便细菌检测对于选择抗生素药物,控制肠道炎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