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宝宝睡眠中出汗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尤其夜间出汗,称为夜间盗汗。引起宝宝夜间盗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衣被过厚;病理性原因主要包括寄生虫感染、维生素D缺乏症或佝偻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盗汗”呢? 如果只是穿盖得过多导致出汗,在减少穿盖后,多给宝宝喝温水,一般汗量都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但若排除了环境因素和衣被过厚导致的出汗,那么宝宝很可能是患上了某种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发热时也会大量出汗并且热量难以散发,体温不能下降,此时应注意及时为宝宝降温并补充适量水分以避免脱水发生。
1.环境因素 如果房间温度过高、宝宝穿的衣物过厚重且包裹过紧都可能导致宝宝大量出汗。如果宝宝刚做完运动或游戏,可能因为情绪波动导致身体机能出现暂时性紊乱,同样会造成大量出汗。这种情况下的出汗属于正常情况,家长不用担心。 2.病理因素 (1)寄生虫感染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夜汗增多的情况,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宝宝有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比如腹泻、呕吐等。如果是由于寄生虫感染导致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进行治疗。 (2)维生素D及钙的缺乏 维生素D和钙是骨骼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当宝宝体内缺乏这两种物质时,可能出现夜惊、烦躁、爱哭闹等情况,如果在睡前给宝宝补充钙质,并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多数宝宝的盗汗现象会明显减轻。
(3)佝偻病 如果宝宝持续出现夜汗多、睡眠不安稳、易惊醒、枕秃圈等,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这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对于已经患佝偻病的宝宝,可根据医嘱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并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以免出现低血钙风险。 在护理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宝宝随时擦干汗水,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爽;避免直接对患处吹风,以防出现受凉后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