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甜味药有什么作用?

袁福航袁福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药里,有一些药物的滋味是甜的;而西药大多是酸、苦,也有少数的是咸的。 中药里有“甘味”和“苦味”两类,其中“甘味”有补益作用,“苦味”有清热作用,这同五行中“土”与“火”的关系很像(中医理论中,“甘”属阴,“苦”属阳)。所以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描述应该是这样—— “味甘”的药物大多含多糖类成分,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提供能量,起到强壮补益的作用。

比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灵芝、蜂胶等; 而“苦”味的药物多数含有生物碱、皂苷类等成分,这类物质首先会刺激味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后产生“苦”的感觉。同时这些物质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所以,从广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说: “苦”味药物具有“寒性”,能够清热、解毒,适合热性病,如细菌性、病毒性感染导致的疾病;而从中医角度来讲,“苦”味具有通泄作用,所以又有“下气”“降逆”“泻火”“燥湿”“杀虫”“止血”“止泻”的作用,用于各种“不通”“不降”“不泄”所致的病证。

梅丰阳梅丰阳优质答主

在五味中甜味中药比较容易区分,因为一般只有糖有甜味,甜味在五味之中为阳性。除黄芪、党参等少数药材外,糖类几乎不含有促进人体生理机能的有效成分,故中医一般不用糖,只有在调配处方或制作中成药时作赋形剂或调和剂使用。

中医认为甜味药有补脾益气和缓急止痛的作用。治疗各种虚证及疼痛疾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而得以濡养,若脾胃受损伤引起气血不足,五脏六腑失于濡养,就会发生各种虚证,严重者还可因生血之源不足,导致体内血量减少而出现多种血虚症状;如果出现中气不足,肺气也会受损,导致肺脏虚弱而产生肺虚症状。因此,中医治疗气血和五脏六腑之虚证,均离不开补脾和中,增强脾胃功能。凡有补益脾脏和胃作用的药物大多为甘味药。

疼痛属于中医的实证。甘味药具有缓和急迫,解除痉挛等作用,可消除或减轻轻度的实证痛症。但对严重或较重的实证痛症,单用或配用甘味药效果都不十分好。甘味药也常和其他味道的药物配合治疗疾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