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的泻药有副作用吗?

桓佳国桓佳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泻药成分主要是聚乙二醇电解质,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不吸收水分,在肠内形成高渗溶液,从而起到导泻的作用; 临床常用的泻药物可分为下列几类: 刺激性轻泻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而减少粪便中固体成分的消化液分泌、促进大便次数及排出量,常用于急性排便困难或需短时间排空结肠者,这类药物包括硫酸镁(口服或肛门灌肠)、蓖麻油(口服)和乳果糖(口服)等。 本品可刺激胃肠壁,引起胃肠道反射性收缩,以利于气体和液体通过消化道,达到清肠的目的。服用本品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渴、吞咽困难等情况,多能自行恢复。孕妇禁用,婴幼儿也不宜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需长期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渗透性泻剂:此类药是通过提高肠道内渗透压,使肠腔内水分增加,同时伴随肠蠕动而促使大便湿润易排,适用于轻度便秘者。药物包括甘露醇(口服)、山梨醇(口服)、果糖(口服)和海藻酸钠(口服)等。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都较小,偶尔会有腹痛,腹泻等出现,一般在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对于老人和儿童而言,甘露醇、山梨醇的副作用可能更明显一些,但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润滑性泻剂:凡能提供肠粘膜充分营养,又能稀释粪便,使大便易于泻出的制剂,称为润滑性泻剂。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甘油酯或植物油,也可加入表面活性剂。有乳果糖口服液(口服液剂型方便,无刺激性,老人、婴幼儿皆宜服用)、石蜡油、液体石蜡、开塞露(使用时注意不要吸入气管)等。 可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消除。对年老体弱者应慎用,哺乳期妇女及妊娠后期也不要随便服用。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常见泻药的种类和不良反应,具体选用哪种泻药,还应听从医嘱,不能自作主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树立正确观念,合理膳食,保持运动,戒烟戒酒,防治便秘,远离泻药伤害!

充琳栀充琳栀优质答主

对于肠道检查,最常用的就是通过肠道内插入器械来完成,即肠镜检查。为了获得满意检查结果,优良的肠道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患者需要在检查前口服大量的清洁灌洗液或者导泻剂,肠道清洁药物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影响到息肉的检出率和内镜操作的完成度。目前,临床医生采用的肠道清洁方法包括了传统灌肠剂(硫酸镁、甘露醇等)、聚乙二醇(PEG,中性、不被人体吸收)、钠镁菊粉(一种温和的渗透性泻药,由10%的镁和90%的菊粉组成)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清洁肠道的方法都安全有效,少数可以出现不良反应发生。

2012年美国的Alamri和Kavagiatis等报道了一位40岁女性患者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前应用PEG进行肠道准备,检查过程中突发严重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动过缓和癫痫发作。心电图提示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经过积极抢救后患者康复。PEG在体内几乎不被吸收,出现这种严重并发症的情况极为罕见,可能是肠道快速准备导致的PEG吸收所致,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肠道清洁药物中的等渗PEG、磷酸钠都有可能导致血容量的轻度下降,进而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在开始肠镜检查前患者体内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继续饮水量不足,或者检查过程较长、需要较多的灌洗液灌洗肠道,都可能因为尿量的减少影响到体内水钠排出,出现血压进一步的上升。因此,在肠镜检查结束后,对于血压较检查前明显升高者,应该动态观察血压的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