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多吃的副作用?
1、上吐下泻,肠胃不适 橄榄属于凉性水果,对于本身有肠道炎症或者脾胃阳虚的人来说,吃太多橄榄可能会导致拉肚子;而且橄榄中含有丰富的鞣质,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引起便秘;另外,有些人对橄榄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也会导致上吐下泻等胃肠反应。 建议有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的人少吃橄榄,不然病情很可能会加重。
2、骨质疏松 吃橄榄虽能补钙,但是含量并不高,且吸收率也不理想,远远比不上豆制品和奶制品。另外,多吃橄榄还会抑制人体内钙的吸收与利用,因此骨质疏松者应尽量少食橄榄。 如果确实想补钙,可以每日喝高钙牛奶,多吃豆腐、芝麻酱等含钙量高的食物。
3、损伤牙齿 橄榄呈深绿色,含有一定量的单宁物质,这种物质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如果长时间浸泡在口水里,会与牙体结合,导致牙齿变黄变黑。同时,过多的单宁还会使齿龈容易发炎。由于橄榄很硬,小孩子吃了容易塞牙,若没有及时清理,也容易引发龋齿。
4、皮肤过敏 有些人会对橄榄的某些成分过敏,从而导致皮肤上出现小红疹,瘙痒难耐。所以,对于有湿疹史或对橄榄过敏的人,应该尽量少吃。
橄榄一般一次吃的不要超过5颗,过多的吃橄榄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时会导致拉肚子。
橄榄味甘、酸、涩,性平,具有生津止渴、解毒醒酒、清肺化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急性肝炎、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还有润肠通便、降血压和预防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的功效等。橄榄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烟酸、钙、磷、铁及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8种三酸甘油酯。但是,由于橄榄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食用过多可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对胃黏膜也有刺激作用,因此有消化道溃疡病者和儿童不宜多吃。
橄榄中含有植物烷类成分,可滋肾健脾,有固精缩尿,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医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肾虚早泄、小便白浊等疾病。
橄榄含有11%的碳水化合物,此外蛋白质、脂肪、烟酸、钙、磷、铁等也有一定含量。尤其是钙和磷,含量均十分丰富,分别相当于苹果的52倍和16倍。
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或灌木,也有藤本,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尤以亚洲东南部最多。我国华南各地有栽培,北亚热带地区有少量种植或行盆栽。可作果树及庭园观赏树种。一般一次吃的不要超过5颗,不能再吃太酸的。
橄榄为木犀榄科木犀榄属,是热带常绿乔木。因成熟果实含有丰富鞣质,具有收敛而固涩的作用,因此,中医用它治疗久泻久痢,都是取其固涩之功。
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之泄泻,宜在急性期,疼痛较剧,或大便次数较多时短期服用。
《本草纲目拾遗》:“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肿痛,一切症候。”《本草再新》:“解酒毒,理肺病咳嗽,治肝火胁痛,消乳蛾喉肿,杀虫,解毒。”此外,橄榄还可用于热温时疫、肝炎、白带、带状疱疹等的治疗。
1、治喉痛急证:橄榄、马鞭草、丝瓜叶。以上水煮服。(《泉州本草》)
2、治急性肝炎:橄榄1-2枚,每日生吃。(江苏)
3、治带状疱疹:橄榄、百部根。加酒煎服。每日1次。(南京)
4、治神经性皮炎:橄榄、白蒺藜、大枫子。共研粉,茶油调搽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5、治冻疮:橄榄、桑叶、槐枝。加水煎煮,趁热熏洗患处。(《成都中草药》)
6、治胃热口糜:橄榄适量,洗净,鲜嚼咽津。(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