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作为心脏外科医生,首先想到的是心肌收缩力,这决定了心室向全身射血的能力;第二想到的是心率,正常人心率在60-100次/分,运动员或者年轻心力衰竭病人可能低于60次/分,而冠心病等患者可能高于100次/分;
第三是想到了血压,这是决定血液是否流向全身的重要指标 我想到了冠状动脉(给心脏提供营养的血管),还有维持正常心跳的电解质,例如钾离子、钠离子;最后我可能会想与心脏有关的激素水平,如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调节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影响心肌的电生理功能。 但这些指标不是心外科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每次射血能输送多少血量,以及如何控制心率、血压以免对心肌造成损伤。
如果非要说对什么最重视,那应该就是心跳停止,这种致命的情况会立马夺人生命,其他指标再高也没有意义了。 所以啊,人体各个器官都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器官出问题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1)心脏是一个肌肉发达的空心器官,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大致相似。其结构非常精细,功能十分复杂。人的身体内有数以千亿兆计的细胞。这些细胞要生存,要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需要营养供应,同时还要排除各种废物。供应营养和排除废物的重任,就完全由心脏通过血管系统来承担。人体内营养物质、氧气及代谢产物,都在血管内流动,血管系统好比一个遍布全身的供应网,而心脏则是这个流动供应系统的“泵”和“开关”。心脏收缩射出血液,将富含氧和营养的动脉血送到全身,同时又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乘载在静脉血中送回心脏、经肺排泄后再度氧合并富有营养,又被泵送全身。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动脉血和静脉血有规律地更换。心脏每收缩一次,就射出血液50毫升以上,每分钟要收缩70次以上,即每分钟可打出5600毫升的血液。如果按照一个20公斤的幼儿需血量计算,心脏每分钟打出的血液可供一个这样的幼儿全身血液更换两次以上。
(2)心脏不停地跳动,为全身的内环境维持平衡,使所有的细胞都生活在一个舒适适宜的场所。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借助于其肌肉收缩来进行的,而肌肉收缩需要能量供应,这种能量就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经心肌自身的血管网,也就是支分布于心脏内的冠状动脉网吸收入心肌细胞产生能量,保障正常的肌肉收缩,而代谢废物则由心肌的静脉网排出。可见心脏本身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血液供应营养并带走废物,当心脏本身血管出现病变时,就可能发生严重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脏病,多数指的是心脏本身的病变,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也就是心肌本身的血管发生了严重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在体力或情绪激动时表现心前区憋闷、疼痛等不适(心绞痛),严重的可以发生突然阻断血流引起的心肌梗死,而其中相当部分可以发生猝死。
(3)心脏的生理功能由自主神经支配,当心脏功能下降时,人体的组织器官就会出现持续的缺血缺氧,其中最“怕”缺血的是大脑。心脏功能下降、心力衰竭时,患者多表现脑组织缺血症状,如神志淡漠、嗜睡,甚至昏迷。当然其他器官,如肝脏、肾脏、胃肠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而持久的心脏病,往往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