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作用有哪些?
用火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火来烧煮食物;二是利用火来照明、御寒和驱赶野兽。此外还有原始人了解天然火的原理进而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以及利用火焰来传递信息等等。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大部分已经学会控制火,并且认识到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因此这个时期已经有一定的化学知识了。他们能够把草木之火升华为烟熏防鼠;知道金属的熔点高,不适合用来烹饪,而泥陶的熔点低,因此可以制作成高温使用的器皿;还能区分可燃物与不可燃物的区别,懂得利用灰烬作为肥料,或者保持土壤的湿润等。 人类对于火的运用越来越成熟,逐渐开始掌握控火的能力,这为后来的冶金、煤炭开采等行业提供了重要基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用火能力又得到了提升。这个时期的中国人已经能够制造出温度更高的铜铁合金,从而开辟冶炼行业中新的分支。另外在陶瓷烧制中引入火焰,使得瓷器比青铜器的冶炼更加普及。同时人们还掌握了炭冶炉的构造,并使用焦炭作为燃料冶炼生铁。而在明代末期,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开始大量开采世界各地的矿产资源,火的重要性也更上一层楼。
原始人最初获得火源的方式,据一些考古学家研究,是通过从火山或山洞中取得天然火种,或从 Lightning(雷电)后的草木中取得。他们不仅知道如何取得天然火种,而且也学会如何保存。保存火种的方式有保存炽热的炭,或保存炽热的石块。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古埃及人“每夜将火置于一个陶制的壶中,并加上盖子,第二天早晨仍能继续使用”。另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早期的原始人,还不会取得天然火种,他们只会用原始的方法,取得火种。他们用一木片在另一木片上钻孔,利用摩擦生热,达到一定温度就能取得火种。此外,用一很细的木片做成弓,并以绳子系着,再用受潮的干草,作为引火物,拉着弓使木片很快地在引火物上磨擦,也会起火。
由于他们在长期实践中,了解了取火的科学原理,因此,才造了一座可以生火的“工具”。如北京石景山脚下,角门一带,有一种木桩,木桩顶部刻凿着一个圆环,专门用来套弓弦和木钻,在这木钻下,放上一块凿有圆孔的木盘,用套有木钻的木桩钻木,木屑落进木盘的圆孔里,木屑受热就会冒烟起火。这正是从长期实践得出的有用经验。他们取得火种以后,学会使用石头容器,盛热灰或保存着炽热的炭,并用泥土或石头盖上,使与空气隔绝,以保存住余烬。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用火,并会保存火种。因为人是在学会使用火之后,才开始脱离了动物世界。懂得用火,对于人是一种了不起的巨大功绩,并由此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那时起,就为改造大自然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